最近收到很多粉丝私信问:"利息高点的贷款会不会影响征信啊?"这个问题还真值得细说!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市面上哪些贷款方式利息不纳入征信系统,帮你在资金周转时多留条后路。不过先说清楚啊,这里说的都是合法合规的渠道,那些违法高利贷可千万不能碰!
银行和正规机构的贷款都会在征信报告里显示总还款金额和每月应还数额。不过有个冷知识:
1. 利息计算方式不显示 是等额本息还是先息后本根本看不出来
2. 逾期利息单独计算 正常还款的利息不会单独标注
3. 展期利息可能不更新 很多银行展期后只更新本金部分我表弟去年买房差点首付,跟舅舅借了20万,月息1分2写在借条里。后来查他征信,这笔民间借贷压根没记录!不过要注意:
必须签正规借款合同
利息不超过LPR4倍(目前约14.8%)
建议每月转账备注"借款利息"像某东金条、某宝借呗这些,虽然会上传借款记录,但利息部分不单独体现。举个例子:
借元分12期,每期还945元,征信报告只会显示每月应还金额,不会拆分成"本金883+利息62"。有些线下消费分期,比如装修贷、教育分期,利息会打包在服务费里。我同事办过某银行的装修贷,月费率0.25%,在征信上显示为"其他贷款",总金额包含所有费用。年化利率超过36%的绝对违法砍头息、服务费折抵利息的操作违规展期超过3次的会被重点标记上周帮粉丝算过一笔账:10万元用1年
银行信用贷:年化6% 总利息6000元(上征信)
亲友借款:年化12% 总利息元(可能不上征信)
网贷平台:年化18% 总利息元(部分显示)
如果短期周转,建议优先考虑不上征信的亲友借贷,但一定要签好协议!需要长期使用的,还是选银行产品更稳妥。遇到这几种情况要特别注意:
1. 展期时要求重签合同,新合同利息可能单独计算
2. 担保贷款中的利息连带责任会上担保人征信
3. 企业贷款利息可能体现在纳税记录中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别为了保征信拆东墙补西墙!去年有个粉丝同时用7个平台倒卡,结果资金链断裂,反而把征信搞得更糟。合理规划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