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咱们需要借钱周转时,总能看到"来分期"这个平台。但它到底靠不靠谱?属于哪家公司?利息会不会太高?这篇内容就带大家扒一扒来分期的老底。从运营主体、放款资质,到申请流程和用户真实反馈,咱们把它的背景查了个遍。特别是最近有些朋友反馈接到推广短信,这里也会教大家怎么判断真假平台,避免踩坑。
先说重点啊,来分期现在其实有点复杂。最早是趣店集团在2014年搞的,总部在厦门。不过这两年市场上出现了好多"来分期"的马甲,有些压根不是原来那个平台。这里要敲黑板——正版来分期的运营主体是"抚州高新区趣分期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注册资本有3个亿,牌照资质在江西金融局官网都能查到。
不过最近发现个怪现象,很多用户收到的短信里,链接跳转的页面根本不是原来的官网。这里提醒下大家,遇到这种情况千万要多个心眼,最好直接去应用市场下载官方APP。我之前测试过,有些山寨平台会故意用相似名字混淆视听,点错链接可能就掉进高利贷的坑里了。
查了下它的底细,正版来分期确实有网络小贷牌照,不过要注意的是,2022年之后他们主要做助贷业务了。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现在你在平台上申请贷款,实际放款方可能是其他银行或者持牌金融机构。比如有用户反馈借款合同里写着赣州银行、民生信托这些机构的名字。
这里有个知识点得跟大家说明白:根据监管要求,现在所有贷款平台必须明示实际放款机构。如果你在借款过程中没看到这些信息,或者合同签章单位跟宣传的不一致,那可得警惕了。之前就有用户遇到过,明明申请的是A平台,最后放款方却是没听说过的B公司,这种情况要立即保留证据投诉。
帮大家试了下最新情况,目前官方APP还能正常注册。流程大概是这样的:实名认证→填基本信息→查征信→出额度。不过要注意啊,申请时会同时查央行征信和百行征信,这点在用户协议里写得明明白白。有朋友问为什么自己没逾期却被拒了?可能因为大数据评分不够,比如近期申请太频繁,或者有网贷未结清。
说到额度,现在普遍在500-20万之间,但实际通过率嘛...根据用户反馈,新用户首借成功率大概40%左右。有个窍门告诉大家,填资料时工作单位和居住地址尽量稳定,别用最近3个月刚变更的信息。之前见过有人因为刚换工作就被系统判定不稳定,直接给拒了。
翻了几百条用户留言,发现主要集中在三点:利息争议、催收方式和提前还款违约金。先说利息啊,有用户算过实际年化利率在24%-36%之间,刚好卡在法律红线边缘。这里提醒下,借款前一定要看合同里的IRR利率,别光看页面宣传的日息0.05%这种文字游戏。
关于催收,最近半年投诉量明显下降,应该是监管加强的结果。不过还是建议大家,万一遇到暴力催收,记得保留短信录音证据,直接打12378银保监会热线投诉。有个真实案例,用户王先生因为催收频繁联系公司座机,投诉后平台马上道歉并停止了不当催收。
最近出现好多假冒来分期的钓鱼网站,套路都是"额度已审批,点击链接激活"。这里教大家三招防骗:①官方链接都是https开头带安全锁标志;②绝不会让用户提前交保证金;③短信里的短链接千万别直接点开。上个月就有用户中招,说是要交5%的服务费才能提现,结果钱没借到反被骗了3000块。
还有个新型骗局得重点说下——骗子会伪造银保监会的红头文件,说你申请的贷款涉嫌违规,需要转账到安全账户验证资质。记住啊!所有正规贷款平台都不会让用户往个人账户转账,遇到这种情况直接报警就对了。
拿市场上同类型平台做个横向对比,比如360借条、京东金条这些。从利率来看,银行系产品普遍年化7%起,来分期这类平台则多在18%以上。不过优势在于审批快,基本都能当天到账。建议急用钱且能短期周转的朋友选择,要是长期借贷的话,还是优先考虑银行产品更划算。
这里有个数据值得关注:2023年行业报告显示,网贷平台的平均借款周期已经缩短到8个月。说明越来越多人开始理性借贷,不再像以前那样借长期高息贷款。建议大家尽量选择3-6个月的借款期限,既能缓解资金压力,又不至于产生太多利息。
最后唠叨几句:不管用哪个平台,一定要量入为出。现在征信系统越来越完善,哪怕是小额网贷,逾期记录也会保留5年。之前遇到个客户,就因为3年前500块网贷忘了还,现在买房贷款被银行拒了。记住,信用积累需要十年,毁掉只要一次失误。理性消费,合理借贷,这才是真正的理财之道。